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带你一起来重新认识肿瘤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带你一起来重新认识肿瘤

  • 分类:健康教育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4-15 08:4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带你一起来重新认识肿瘤

【概要描述】

  • 分类:健康教育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4-15 08:49
  • 访问量:
详情
2023年4月15—21日是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确诊的癌症患者数量达到1930万,而死于癌症的人数增加到1000万。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恶性肿瘤已超过了心脑血管病,由原本的第三位死因一跃升至第一位,首次成为导致居民死亡的“第一杀手”。这似乎预示着“癌症猛于虎”的时代真的来临了。但是我们应该更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科学地认识癌症,消除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知,避免公众对癌症不必要的恐慌。

 

所谓肿瘤,是指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如甲状腺瘤、乳腺纤维瘤、肝脏血管瘤等;恶性肿瘤一般称为癌或者肉瘤,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癌症,如乳腺癌、肺癌、胃癌、脂肪肉瘤等。

 

另外,有些虽然没有称为癌,但也属于恶性肿瘤范畴,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有早期不易发现、生长速度快、生长不受限制、对本身及周围组织器官的破坏性大、手术切除后易于复发和转移等特点,因此疗效及预后差,致使人们常常对癌症存在很多错误认识,甚至极度恐癌,谈癌色变。其实癌症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患者或家属不能正确理解癌症,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01 正常人身体也存在细胞癌变

时常有人问起这个问题,一个正常健康人体内是否存在癌细胞?一个健康的正常人,每天有1014个,即100万亿个细胞在不停地复制。在复制中,约有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的细胞会出现差错,也就是说,每天有100万到1亿个细胞可发生突变。有的突变细胞进一步变为癌细胞。但无关大局,人体免疫系统可及时识别这些细胞,并予以清除。如果此时恰遇此人因某种原因出现了免疫监视功能失职,那个突变细胞便得以逃脱免疫监杀,迅速分裂繁殖发展成了一定大小的肿瘤。谁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此人的免疫功能又得以恢复正常。当恢复正常的免疫监视细胞发现那个肿瘤之后,立即启动了对它的免疫抑制和杀伤机制。结果,肿瘤要么被彻底清除,要么被迫停止生长,处于“静止”和“休眠”状态。此时,肿瘤不会对机体产生任何损害,机体也不能将其彻底消灭,长期下去就构成了正常人的带“瘤”生存状态。据美国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尸检(因为其它原因死亡)的40~50岁妇女中,39%的人乳房内有肿瘤存在;在70~80岁的男性中,46%被发现患有前列腺癌;几乎所有50~70岁的人甲状腺内都有微型肿瘤。然而,在现实的相应年龄段人群中,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不到1%。由此看来,正常人体内都或多或少存在肿瘤细胞,并非空穴来风。

 

不仅正常人有带瘤生存者,癌症病人也有好多带“瘤”生存者。病人经过一系列抗癌治疗之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消失,身体逐渐恢复得像正常人一样,但用CT、B超、核磁共振等检查,体内确实还存在肿瘤(一般都较小)。患者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生存了3年、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临床上经常看到有少数抗癌治疗无效的患者,由于康复治疗措施得当,硬是带着大瘤子,高质量地生存了很长时间。

 

 

02 癌症不是不治之症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癌症二字基本与死亡画上了等号,甚至比死亡更可怕。因为在确诊癌症之后,每一寸光阴都像是生命的倒计时,这段日子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放疗、化疗、手术等各种治疗的高昂费用,又令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财两空。由于肿瘤的治疗办法和治疗效果有限,再加上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不足,使得这种身体病患,演变成了精神疾患:恐惧、孤独和绝望。加之中国几千年来对疾病“讳莫如深”的社会心理,更加剧了这种身体病患的精神性伤害。一想到癌症,几乎所有人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幅凄凉的图景。以至于很多癌症患者并不是因病而死,而是被这巨大的恐惧感压垮的。

 

其实,近年来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许多癌症已步入“可以治愈”的行列。例如,早期乳腺癌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全社会对女性的关爱,钼靶检查等项目的推广,以及其便于自检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乳腺癌在发病早期就能被发现,其整体治愈率也相应提高到70%~80%。目前大肠癌早期治愈率在80%以上,中期也可达60%~70%。恶性淋巴瘤昔日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绝症,但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的问世,使它的5年生存率超过了70%,其中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此外,甲状腺癌、皮肤癌、间质瘤、绒癌等,虽然在我国发病率较低,但只要能尽早发现,约80%都可以实现5年以上无瘤生存的目标。总之,随着治疗理念的革新不但使癌症患者生活得更长久,生存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03 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

众所周知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经历多个阶段。从正常细胞到演变成癌细胞,再到形成肿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只有当危险因素对机体的防御体系损害严重,修复能力降低,细胞内基因变异累积至一定程度,癌症才会发生。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癌症,也许就像糖尿病一样,仅仅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慢性病而已。只要加强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再加上越“瞄”越准的新药,癌症是可以控制和治愈的。因此,2006年以来WHO等国际权威机构纷纷做出纠正,把原来作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调控、治疗、甚至治愈的慢性病。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这对“癌症是不治之症”“癌症等于死亡”等陈旧认识而言,是一种彻底的颠覆。过去,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错误观点的误导而精神崩溃,或由此而追求过度治疗而殒命。今天,我们更应该理直气壮地接受、传播这一正确观念,彻底甩掉恐癌的心理包袱!
图片

04 带“瘤”生存不是梦

癌症细胞是一个异类,它的出现必然引爆一场“驱逐癌细胞,还我河山”的保卫战。在这场抗癌战争中,肿瘤的生长力为敌方力量,医生的治疗和患者的综合抗癌能力合起来为我方力量。在这场敌我双方的对弈中,如果肿瘤的生长力较强,而治疗作用与患者的抗癌能力较弱,肿瘤就会发展恶化(可能要命)。如果肿瘤的生长力较弱,而治疗作用与患者的抗癌能力较强,肿瘤就会缩小直至消失(治愈了)。如果肿瘤的生长力与治疗作用及患者的抗癌能力之间势均力敌,肿瘤则既不能发展恶化,机体也不能将肿瘤彻底肃清,二者就和平共处了。既然是和平共处,患者就可以长期带“瘤”生存。由此看来,要达成癌症患者带“瘤”生存状态,需要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医生现有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手段必须是既要有效,还不能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能够长期应用。目前具备这样条件的治疗措施主要是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维持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另一个条件就是让患者机体的抗癌免疫能力重新振作起来,对肿瘤生长形成压倒之势。能够让癌症患者重振免疫雄风除了依靠合理用药外,还要依靠良好的心态、合理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

 

 

05 抗癌之战需要全新思维

癌症的治疗并非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决战,与癌症长期共存也是一种战略。现在的癌症治疗已从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中走出,要追求癌症受到有效控制,我仍活得很好!只要体内的癌细胞不进一步发展,就与它“和平共处”“带癌生存”。癌症的治疗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根治癌症时应该给予“重锤猛击”“穷追猛打”,需要维持体力时应该保持“和风细雨”“温和温柔”,更多的时候需要两者的巧妙结合,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打打停停”,机体才能平衡稳定。这也要求一个好的肿瘤内科医生,必然是一个掌握好时机、把握好平衡、走得好“钢丝”的艺术家,方能在最大限度维护好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的同时,让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最大限度地减轻毒副作用。

 

临床上癌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例如: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医生在治疗上不能简单的、仅仅是尽可能去除机体上的肿瘤,而是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对患者身体的影响。不但要治病、延长生存期,更要让患者能够在生活中维持一个较好的生存质量,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即“不断要活得长,还要活得好”。临床实践证明,对大多数癌症患者而言,单一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尽管手术治疗是公认的癌症根治主要手段之一,但是手术切掉的病灶只是癌症的“标”,而致癌因素及免疫监控失调才是癌症的“本”,单纯切除癌症病灶本身,解决不了癌症术后复发、扩散、转移等难题。对于手术后体内仍然存在的微小病灶来说,只有用全身化疗才能杀灭它。因此,癌症治疗要讲究“标本兼治”,即手术切除后要给予适当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治疗等。总之,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重点应该放在调动患者本身的积极因素、抑制肿瘤发展、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上。让癌症患者饮食起居同于常人,生活回归社会,人与癌“和平共处”,生活如许多慢性病患者一样幸福。

 

 

06 癌症患者需要重视“全程全人”管理

 
癌症“全程全人”管理即把癌症当成慢性病对待,在癌症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多学科共同协作、全程参与、全程管理。从疾病诊断、治疗、术后康复、随访等多个方面,帮助早期癌症患者更快的适应社会,减少复发转移;帮助晚期癌症患者能够更有质量的延长生命。我们不但要重视癌症疾病本身的诊断和治疗的管理,还应该重视癌症病人的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健康管理,即“身心”两方面的管理。

 

要真正实现“全程全人”管理需要有多学科医生的团队,癌症患者先后可能需要涉及到医院的各个学科,但患者不可能去找这么多学科的医生,很多情况下患者也不知道该去找什么医生?没找到专业的医生可能导致疾病的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需要一位具有丰富的肿瘤诊疗经验、具有“全程全人”管理理念、且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的医生来主导。在各科医生当中,肿瘤内科医生应该是首选医生。因为,肿瘤患者在整个病程当中,可能更长的时间需要和肿瘤内科医生打交道,更多的问题需要肿瘤内科医生来处理;肿瘤内科医生相比其他科室医生,肿瘤知识会更全面,并且更有时间来管理癌症患者的一些琐碎问题。当癌症患者需要其他科室医生协助处理时,主导“全程全人”管理的肿瘤内科医生可以组织多学科讨论,或推荐患者到相关专科医生处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

 

 

07 防癌关键靠自己

毋容置疑,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肿瘤是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如何实现健康生活远离肿瘤?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践证明,治癌在医生,防癌在自身。目前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最大敌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如何才能远离癌症的“困扰”?这关键还要靠我们自己。
 
1
远离致癌物质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致癌物和致癌因素,通过远离致癌物、致癌因素,降低自己罹患肿瘤的可能性。放射线能致癌,接触射线的工作,或开采铀、钍等矿物,都有致癌的危险。生物性致癌物如黄曲霉素,常发生在霉变的粮食、花生或腌菜中。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也被认为是某些癌症的危险因素。如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引起子宫颈癌的最常见原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可以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人免疫缺陷症病毒不仅是引起艾滋病的病毒,也可以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
 
2
远离不良生活方式
据WHO报道,80%的肿瘤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所致。喜食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是导致许多肿瘤发病及发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而肺癌、胃癌及肝癌发病居高不下,与环境污染加重,吸烟人数增加和进食霉变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都市生活压力增大,心理因素影响免疫机能,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预防肿瘤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预防的关键。请记住:你每天的行为习惯,就是是否患癌的重要决定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预防癌症的金钥匙!防癌,关键靠自己!少抽一支烟,少喝一杯酒,均衡饮食,适当锻炼――预防癌症就这么简单。

 

3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期是指虽然增生的细胞已有向癌细胞转变的倾向,但尚未成为典型癌变。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会发展为癌,大部分癌前病变在此“悬崖勤马”,长期稳定,甚至“回头是岸”,消退复原。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癌前病变继续演变为癌。癌前病变发展成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如果大家能重视这些,及时加以处理,将会大幅度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常见的癌前病变有:黏膜白斑、交界痣、迁延性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子宫颈慢性炎症、结肠多发性息肉等等。诊断是否为癌前病变不可轻信网络自查、商家“科普”,要去正规医院检查诊断。
 
4
经常参加锻炼保持合理的体重
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将有助于降低患各种癌的风险。每天45~60分钟适度锻炼可以让精力更充沛,还可降低乳腺癌和结肠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医学研究表明,肥胖会增加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结肠癌、胰腺癌、胃癌、肾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的发病风险。
 
5
保持身心健康,学会享受生活
研究证实,长期情绪低落、压力大、过分忧虑、精神过度紧张,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使肿瘤乘虚而入。此外,心理和情绪也影响肿瘤治疗和康复的效果。究其原因,心理和情绪密切影响人的免疫功能与内分泌,使抗病能力降低,内分泌失去平衡。因此,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对防癌抗癌具有重大意义。
 
6
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定期的防癌体检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绝大多数的癌症不是说来就来的,它是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慢慢形成的。如果我们能在它形成过程中打断它的进程,就能防止癌症的发生。但是,现在我们许多人,尤其是中年人,常常以工作忙、身体棒为借口,不去医院进行常规的体检。其实,我们国家近年来肿瘤发病呈现明显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许多肿瘤患者,直到出现明显不适再来医院就诊,往往已经是疾病的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根治机会,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相关内容

公司地址 公司地址
医院地址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自忠路155号
公司地址 公司地址
就诊热线 0710-4211999 投诉咨询 0710-4221032
企业邮箱 企业邮箱
医院邮箱 yczyybgs@163.com

宜城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宜昌

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